首页 >> 招生就业 >> 校友工作 >> 正文
校友说(九)|黄元君:胜负不由他说,无悔便是功成
发布日期:2021-03-11
  
点击量:

黄元君,2004年进入我校学习并就读于自动化专业,2008年,他进入广西大学读研深造。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,他在浙江大学台州研究院从事自动控制相关的研发工作;2012年8月至2019年7月在嘉兴职业技术学院从事自动化、智能计算与优化方面的教学、科研及校企社会服务工作。次年9月,他进入东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,现于嘉兴学院从事智能信息管理、智能计算与优化方面的教学、科研及校企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工作。

两句话,十年寒霜磨一剑

回首在理工求学的四年岁月,黄元君表示往事历历在目且感慨良多。在理工,他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,更懂得了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。大学,就像是一块磨刀石,从懵懂无忧的少年到意气风发的青年,黄元君经历过迷茫,也曾面对着繁重学业束手无措。但他一直坚信,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。

专业课难?那就“缠”着老师问;英语差?那就偏向虎山行,多花时间和A、B、C打交道......星光不负赶路人,对于自己的大学生活,黄元君用两句话作了总结:“只问耕耘,不问收获”和“无悔青春”。这是他在理工习得的“屠龙术”,也是他最想和学弟学妹们分享的心得。

“我已经努力过了、认真地去做了,反正我没有偷懒,我也没有睡懒觉、打游戏,无论结果如何都是值得的。”大学四年,每当自己想要放弃时,黄元君都以此鼓励自己,他是一个“过程主义者”,他相信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,他热衷于那种在奋斗的过程里挥洒汗水的满足感。于是,在刚进入大学时,黄元君便积极地参加了各种社团、部门,同时也竞选了班级干部。这一年里,他认真负责、勤勤恳恳,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,都丝毫不敢懈怠,打起“十二分”的精神对待。虽然学生工作与活动让自己变得更加开朗乐观、认识了许多好朋友。但大二时的黄元君发现,如果想要提升自己,必须得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在学习上!

于是,他开始重新规划大学生活。首当其冲的便是英语。作为自己的短板,他很清楚,如果再不抓紧学习英语,那么今日之懒散将成明日之败笔,无论是求职还是深造,英语都极其重要。“一定要在必要的时间内攻克英语!”黄元君痛定思痛,在权衡利弊后毅然决然地辞去了各类学生工作,把空出来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英语学习上。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,在大二一年内,他便通过了学校要求的四级考试,并参加了数学建模竞赛。在参赛的过程中,他不仅提升了专业技能,还收获了志同道合的朋友,并因此埋下了考研深造的种子。

黄元君的数学建模团队曾代表过学校夺得全国二等奖,“当时就我们组进了,答辩的时候其他队伍都是浙大、杭电这些学校。我当时想着一定要好好答辩,不仅是让自己不后悔,更重要的是我要代表学校摘得这个荣誉。”对黄元君来说,数学建模大赛培养了他的集体荣誉感,也让他在这个过程中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动化的专业特色。“当时团队里的人,都是各学院里选拔出来的,有各自的专业特色也有自己的一技之长。跟他们一起参赛让我学会了很多。”数学建模大赛可能是黄元君大学生活的“分水岭”,在团队里,他对学术科研有了初步的认知,对专业学习的热情被进一步点燃,也因此,他决定去考研。

黄元君认为,大学是青春浓缩的回忆,是毫不后悔的敢想敢做,也是能够让自己锻炼生长的土壤。作为一名大学教师暨科研工作者,他希望学弟学妹们在学校里万事要以学习为先,不能本末倒置。“去发展个人爱好也好,拓展课外能力也罢,大家要切记不能把自己的学业荒废掉,尤其是不能挂科。”

遇恩师,太璞有刀于尔成

硕博期间,黄元君的研究方向分别是智能优化与控制、复杂系统建模及群智能动态鲁棒优化,总的来说大同小异亦有差异,细分领域之间的差别毕竟存在。搞学术科研毕竟不是小孩子过家家,对于“考研热”,黄元君建议大家不要盲目考研,在做决定前必须得先去思考思考读研到底意味着什么。他表示,如果只是抱着提升学历的目的,而未曾做好全心投入做科研的准备,往往会适得其反,对着自己的研究项目望洋兴叹却毫无动力。只有真正有兴趣、愿意努力的人才能在学术科研上获得成功。

黄元君的考研之路其实并不平坦,甚至可以说是一波三折。2008年,黄元君报考了浙江工业大学的硕士研究生,但因为英语成绩并不理想而与梦想失之交臂。当时摆在他面前的有两条路,要么调剂去广西大学,要么就业。当时家人更希望他早点工作就业,早日成家。此时的黄元君陷入了两难,一边是父母的压力,一边是自己内心对于继续深造的渴望。这时,班导王媛媛老师的支持与理解让他下了决心去读研——“如果你读研在经济上遇到了问题,老师可以支持你,”这是王媛媛老师对黄元君说的话。“其实我当时经济上并没有压力,主要是家里不赞成继续深造”,但王老师对自己的支持让纠结的黄元君心里燃起了勇气。“就是一种触动,感觉心里对于选择去读研有了更足的勇气和信心。”于是,在王媛媛及其他老师的鼓励下,他毅然踏上了求学深造之路,也因此他才能拥有之后的人生。

在黄元君的记忆里,王媛媛老师对同学们的“好”不仅于此。大一时,刚入学的他经历过一个很迷茫的时期,力求突破的他急于寻找对策。于是,有一天下午,他找到了王媛媛老师。“我们在石麟大楼外的小桌子那坐着聊了一个下午”,从家庭情况到大学规划,王媛媛的耐心解答让黄元君豁然开朗。他把这次聊天称作是自己大学生活的“敲门砖”,这块“敲门砖”对他后来4年的学习生活裨益良多。“我刚开始像个高中生一样,有点羞涩,迈不开步子,通过和班导的这次聊天,我逐渐有了勇气去改变自己,她像是帮我打开了大门。”除此之外,让黄元君印象颇深的还有每次放假回家,王媛媛老师都会发短信询问同学们是否安然到家,这让他倍感温暖。

除了班导师,黄元君表示,大学期间还有很多老师,如关宏伟老师、刘毅华老师和马修水老师等对他的影响也很大。无论是在考研还是专业学习上,只要遇到了困难他都会去找老师们帮忙,他经常会在下课后与老师们一起走去食堂,在路上与老师们聊聊天,讨论问题。他表示,希望同学们能够把握好理工优良的师资,更珍惜大学里这份真挚的师生之情,多向老师们交流探讨、学习知识。

从讲台下孜孜不倦的学生到讲台上谆谆教诲的老师,黄元君的求知历程并非坦途。但正如他对自己大学做总结所说的两句话,他只问耕耘,不问收获。生活也好,做学问也罢,黄元君但求无愧于自己的选择和青春,所谓胜负不由他说,无悔便是功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