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月1日,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召开2025年专题务虚会暨“十五五”发展规划研讨会,全面总结了学院“十四五”期间取得成绩及不足,并谋划下个5年的发展蓝图。联系校领导章献民,智慧化港口与服务学科群首席科学家谈建,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学科群首席科学家杨勇,学院全体领导班子、各系所负责负责人参加会议。

学院党委书记郑毅首先传达了学校有关会议精神,并指出召开专题务虚会、谋篇布局学院“十五五”发展蓝图,是学院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抓手,是凝聚师生智慧力量的重要载体。此次会议要凝聚共识、科学决策,确保“十五五”规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。

会上,章献民提出“十五五”发展规划一要上接天线,围绕国家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建设,两创融合即科技创新融合,产业创新相融合去谋划与设计;二要集中力量发挥优势,做出特色,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具备宁波市学科唯一性优势,要重点加强建设并形成特色;三是要加强队伍建设,加快人才引进,结合学院学科专业发展需求灵活搭建队伍组织架构和优化考核机制;四要充分开拓外部资源,围绕地方经济发展需求,如宁波市“361”计划重点领域,加强校企合作形成优势互补,向政府和市场去要资源。

谈建强调人工智能背景下,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仍然具有重要意义。一是协同合作是必然路径,要进一步加强院院的互通与合作,以及校企合作,在现有省工程中心基础上,强化与龙头企业合作,共同冲击国家级平台和科技成果;二是强化未来产业的布局,随着人工智能大发展,数据安全的迫切性会逐步加强,要积极把握数据安全这个领域的发展风口,提早谋篇布局。

杨勇提出,宁波拥有广大的制造业基础,要把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真正扎根于宁波本土产业,那不论科研还是人才培养的出路都会水到渠成;要用好宁波临港资源,船舶制造产业作为服务产业,有着巨大的前景,我们也拥有相应的核心技术,可以此为突破口,紧密连接相关区域,做好政企对接;另外,格局要大,思考国之大计,省之大计,市之大计,要想政府之所想,解决政府的难点和痛点,才能更好的争取到发展资源。

学院院长苏宏业重点针分析了学院“十四五”发展规划完成情况,提出针对师资不足,要想方设法引人,用好市、校的人才引进的相关好政策,灵活多元化进行人才引进,补足缺口;针对学科建设,发挥控制学科优势,夯实集成电路新兴学科基础,加强未来产业的提前谋划;针对专业建设,攻克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最后一关,把牢硕士点申报的机遇;针对国际交流合作,一方面积极鼓励优秀骨干教师参与对外交流与进修,另一方面开拓符合我们需求的学生交流项目,拓宽国际化交流渠道;最后,针对标志性成果,如国家级项目、成果奖励等,还是要集中力量和资源,加强谋划和积累,敢于突破。




学院分管领导分别就人才培养质量提升、教学质量提升方案等主题进行了分享,与会教师们进行了讨论与交流。
本次专题务虚会是学院统一思想、汇聚智慧、凝聚发展合力的关键行动,学院将以此为契机,高标准、高质量推进规划编制工作,凝心聚力绘好“十五五”发展规划蓝图,砥砺奋进书写高质发展新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