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


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于2001年,历经二十余载,形成了控制科学与工程,信息与通信工程为主干的学科体系。现有自动化、电子信息工程、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3个本科专业。学院在校本科生1071人,联合培养硕士生40人。

【师资队伍】学院重视打造一支学历高、专业精、能力强的高水平师资队伍。目前学院教职工83人,专任教师59人,专任教师博士比例达93.2%,高级职称比例41%,具有联合培养学校硕导资格35人、博导2人;学院拥有省级海外引才计划1人,浙江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1人,浙江省高校领军人才2人,宁波市领军和拔尖人才7人,已形成一支朝气蓬勃、富有潜力的教学科研团队。

【专业建设】学院重点围绕浙江省数字化经济发展需要,服务八大万亿产业和宁波361现代产业集群,重点在新能源、工业互联网、集成电路、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,针对信息化、智能化专业技术人才规格的新需求,培养能够从事智能感知、智能控制、集成电路、未来网络等方面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。学院现有浙江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(自动化专业、电子信息工程专业),并受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,浙江省“十三五”特色专业1个(自动化专业);宁波市集成电路产教融合试点专业1个(电子信息工程专业)。近3年获市级以上课程建设项目23项(门),其中,省一流课程建设立项19门,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,市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特色示范课程1门,宁波市教科规划课题(慕课专项)1项。牵头出版教材5部,其中,浙江省普通高校“十三五”新形态教材4部,“十三五”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教材1部。培育建设院级课程团队11个。近3年,获各级各类教研教改54项,其中,省普通本科高校“十四五”教学改革项目1项,省“十三五”新形态教材建设项目2项,省课程思政教学研究项目2项,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项,省高等教育学会目1项,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5项,市产教融合“五个一批”项目1项,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3项。

【学科建设】学院着重发展控制科学与工程、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,重点聚焦智能感知、优化控制、人工智能、高精度时钟芯片等相关学科元素在智慧港口、节能降碳、工业互联网、集成电路、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的应用,主动对接浙江区域重大发展战略,促进学科建设与宁波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,与现代港口、工业智能等现代产业结构深度融合。目前,学院有宁波市重点学科1个(控制科学与工程),省机器换人专家组1个,市创新团队1个,组建了智慧农业与“双碳”互联网研究团队、绿色建筑与双碳团队、临港绿色石化优化控制与安全保障团队、信号智能检测与生命行为感知研究团队、工业视频分析团队等多个特色科研团队,形成了数字工厂、智慧农业、集成电路与嵌入式等研究方向。学院万元以上设备333台套,10万元以上仪器设备26台套,设备总资产达2407万元。近五年主持和承担了一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工信部“中国制造2025”新模式重大专项、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,学院科研经费6937.95余万元,主持或参与宁波市科技创新2025重大专项20项;教师科研合同经费100万元以上的科研项目达40项,获市级科研成果奖励3项,获发明专利66项,参与制定“智能制造”领域国家标准4项,国际标准2项。

【人才培养】学院秉持“向上、向善、求知、求新”育人理念,致力于培养“信达天下,智联未来”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,聚焦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培养,构建了以趣味实践为“初阶”,学科竞赛为“中阶”,科研项目为“高阶”的学生“三阶”科创平台,注重培养学生实践动手(Practice)、创新思维(Creativity)、团队合作(Cooperation)、沟通交流(Communication)“4C”能力。联合均胜、海天、德业、大华等重点企业打造“爱迪生创新人才卓越班”,探索校企人才共育新模式,助力宁波制造业数智化转型升级。近三年学生学科竞赛省级及以上获奖71项,省级及以上科研立项25项;获专利20余项,发表学术论文20篇。目前学院已培养19届毕业生4900余人。近年来毕业生平均就业率95%以上,毕业生发展平台广阔,大批优秀毕业生进入各级机关和知名企事业单位,深受用人单位欢迎,学院毕业生用人单位满意度位居全校前列;考研深造氛围日益浓厚,2022届毕业生升学率突破25%,实现里程碑式跨越,一大批优秀学子被国内外知名高校录取,录取院校包括浙江大学、悉尼大学、西安交通大学等知名学府;校友中涌现了一批创业先锋和技术行家。厚植爱国情怀,连续6年都有毕业生参与“两项计划”,援疆援藏或服务于省内欠发达地区,电信专业援藏女生王竹圆、援疆退伍大学生伍嗣帅事迹获得媒体广泛报道。

【开放办学】学院重视国内外学术交流及合作办学,所有专业均列入中外联合培养项目。近几年来选派多名教师到国内外高校、科研机构做访问学者。2011年起,与英国女王大学开展“3+1+1”合作办学项目,目前已有30余名学生参加了该项目;近年来新增了与英国克兰菲尔德大学、英国普利茅斯大学、爱沙尼亚塔林理工大学和台湾义守大学等院校的交流合作,2023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暑期交流团顺利出团,学院又新增一项优质国际化交流平台。



数据截至2023年6月30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