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> 动态新闻 >> 正文
流动的党课:把科技助力写在红色大地上
发布日期:2022-06-30
  
点击量:

“今年暑期社会实践去哪儿?坐标浙东小延安——余姚梁弄,出发!”“天虽热,但心更热。还能亲手制作梁弄大糕,打上属于自己的红色印迹,真是一种幸福!”浙大宁波理工学院“芯青年”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项目负责人盛骁然同学激动地说,“我们还要走一走浙东四明山抗日根据地旧址,打卡浙东红村横坎头村、汪巷村。”

带上口罩,穿上背心,追寻习近平总书记在余姚梁弄的足迹,浙大宁波理工学院信息学院的芯青年们顶着炎炎夏日,出发了。在信息学院团委书记蒋鹏涛老师的带领下,“芯青年”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从汪巷村状元坊、横坎头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,到现代农艺国际交流与实践基地、星创天地项目合作基地,5名实践大学生边走边看边学,深度感受红色大地的历史底蕴和科技助力乡村建设带来的成果。

梁弄镇位于浙江省东部四明山麓,曾是浙东四明山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心,被誉为“浙东延安”。2003年1月,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到梁弄镇考察调研,提出了要把梁弄建设成为“全国革命老区全面奔小康样板镇”的殷切期望。2018年2月,习近平总书记给梁弄镇横坎头村全体党员回信,勉励他们努力建设富裕、文明、宜居的美丽乡村。

“一路走来,梁弄镇已经成为了设施农业联合实验室、星创天地项目合作基地。温室大棚、雾化喷灌等技术创新,打破了传统农业生产的刻板印象。”梁弄镇团委书记蒋潇哲和同学们热情地介绍道。

“肥料用多用少都是凭感觉,祖祖辈辈都是这样。”凭经验施肥的时代将逐渐退出了。如何引导农民科学用肥?在宁波农业技术学校现代农业教育实验园,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参观了大龙温室。“我们要想让枇杷的品质上去,就要精准钾元素、钙元素等土壤中元素量的控制,以前我们只能凭感觉去控制,现在好了,自从浙大宁波理工学院马龙华教授带领智慧农业团队来了,蔡卫明博士通过布设传感器,我们能从屏幕上准确知道土壤中各种元素的含量,然后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,精准施加用量,效率得到大大提高。” 果树栽培技术专家王海森对此滔滔不绝,“以前我们都是手工操作,现在手机上就能进行操作,很方便。自动化智能设备让我们的农工成本大大降低了!”他黝黑的脸上写满了得意。

“一定要好好学习,发挥自身学科优势,将科学技术广泛应用在农业发展上,让我们的农户成为又有经验又有专业知识的‘种植大咖’,让我国农业走在世界领先水平!”暑期实践团队成员白英萍同学参观后发自内心的说道。

“近日,信息学院党委与梁弄镇党委签订了校地党建共同体合作协议书,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。在共享共建的基础上,利用好暑期时间,芯青年实践团队大学生用实际行动体验红色非遗、讲好红色故事、话好红色未来,让科技助力唱响乡村振兴的主旋律。”信息学院团委书记蒋鹏涛说。